目录
教育观察
由课堂教学改革到改进教与学优化算法 宋述芳;张伟伟;王致;1-4
全员育人视域下高校专业课教师育人路径探索 张异;谢力;张宇;5-9
卷首语
滋芜书画二题 3
教育管理
大数据时代大学治理变革的路径探析 金晓燕;常娜;10-12
新时代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路径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何雯洁;邓泓;13-18
新发展阶段下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经济学科为例 胡俊;19-22
新高考背景下以专业为导向的精准招生对策研究 吴慧峤;刘音;李宇佳;23-26
基于“五位一体”的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黄冬梅;27-29
职业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建设执行者视角 潘毅;王卿;30-33
思政教育
新粮食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曹雪;34-37
以教师主体性的提升来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 王玉忠;38-41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背景下的地方高校思政类课程资源重构 罗尧;42-44
安全依恋启动的心理机制与功能 李傲;45-47
教改教法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情境式教学在法制史教学中的研究与运用 张璐;48-50
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宋丹丹;刘超;51-54
社会工作专业“四年一贯制”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徐从德;王静;55-58
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路径研究 李丹阳;59-62
基于群体动力的商务英语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时瑾;63-65
实习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知识建构的示范作用 崔瑛琼;66-70
运用实例提高生物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探索与思考 苏志豪;卓立;71-76
几何组成分析中约束等效变换思想的应用 孙静;汪大洋;张永山;梁颖晶;刘东滢;蔡长青;77-82
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紧耦合关系构建研究——以“MasterCAM”课程为例 刘萍萍;钱丹浩;83-86
基于熵权法的交通设计课程成绩评定方法研究 康义容;张文利;87-91
强化工程实践的“电网及变电站运行与仿真”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刘柏林;蒋聪;92-94
“连续输送机械”课程网络交互式教学平台的应用 孙晓霞;王永琪;周利东;李军梅;邸娟;95-98
融入课程思政的“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逆向教学设计与实践 刘慧;田元荣;99-102
新时代工匠精神引领下的计算机软件类课程群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李小智;103-105
科研反哺教学——中药药理学教研体系的思考 张嘉宝;刘宝姝;王培;106-108
卓越小学全科教师的职前培养路径探析——基于整体教育理论的视角 朱浩楠;109-112
课程思政
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以刑法课程为例 张道许;张慧;113-116
以文化自信为主导的工业设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魏永侠;韩超艳;117-119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探索 梁翠香;肖潭;于月民;120-12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本科钳工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张秀芳;吴斌;宋洁;户晗;124-127
新时代背景下人体与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 刘慧敏;陈静;张国只;李琰;苏丽娟;128-130
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其教学方法探究 史颖颖;施璐;孙宾莲;邱文洪;131-135
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与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交互融合的探索和研究 赵睿;王梅;毛飞;钱晖;136-138
关于课程思政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思考 周荃;姜静;李玉清;139-143
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融合视域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反思与重构 樊培利;144-146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新时代职教工作的启示 叶萌;147-150
高职鲲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陈涵瀛;管明祥;夏林中;罗德安;陈煜;151-154
高职语文项目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郑姣;155-158
基础教育
基于教育科学化的语文教学新理念研究 闫振宇;杨帆;159-161
微课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价值及实践路径 毛宗智;162-165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增加英语词汇量的方法 陈记珍;166-169
基于“大概念”的初中英语教材二次开发探析 雷萍;170-173
利用教材作业系统优化高中生物学作业设计策略 吴更新;罗瑢瑢;韦兵;174-177
矢志践行美好教育 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徐诗友;178-180
文化博览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典型塑造——基于《简·爱》中的伯莎·梅森形象 张兆文哲;181-185
《修炼——百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评介 王浩;186-188
龙头老太(续前) 方兆祥;189-190
铁血残阳(续前) 甘臻;191-192
平原的密码(续前) 许辉;193-194
犹记当年学雷锋 黄廷付;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