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教育观察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李炳军;肖创;郭三党;周方;王浩;1-4
“双一流”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前景贺智;5-9
卷首语
与岁末亲昵刘乐;3
教育管理
基于高校教师科研创新力的学术共同体创建策略研究张海瑞;10-13
浅谈人工智能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应用赵璇;14-16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嘉兴;17-20
浅析高校绩效工资分配运如敏;王朝;姜明明;21-23
“区块链+”理念下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政育人路径研究郭崇嵩;史雪洁;李若瑜;24-27
社会治理背景下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体系构建王也;28-30
思政教育
自在、自觉、自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质量发展进路王莉;薛玲艳;31-34
公安院校实践思政教育的内涵、困境及路径体系研究梁骁;朱建一;35-39
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大思政课”的路径与现实思考刘璇;40-43
孟子的忧患意识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张萌;44-47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为例邹秀娥;江娜;48-51
“思想道德与法治”融入辅导员谈心谈话研究张瑞琴;张思乔;52-57
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探究施季利;58-61
教改教法
新文科背景下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夏正娟;62-67
以“卓越班”为载体的高职商科卓越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倪春丽;68-71
教师书面纠正反馈中学生的学习投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盛桂兰;72-77
网络时代高校外语教师混合式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李利红;郁敏;78-81
雅思阅读促进大学生英语素养发展研究高俊利;82-85
课程思政视域下分析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余靖冉;86-89
生物科学开放性创新实验课程建设与改革刘洋;姜丹;汤海峰;闫国栋;90-94
MOOC与PBL结合模式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汪光云;宋航;蔡标;周会;李璐;95-98
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平时成绩与考研成功率间的随机森林预测分析王萱;刘勇;朱常香;高姗;陈海亮;99-102
基于OBE模式的生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杨志刚;103-106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协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陈元电;陈静;徐胜;107-110
专业课程培养工科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混合式教学“电机与拖动”课程为例张芳;厉虹;范新桥;刘思嘉;111-114
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王雷;姜海丽;刘永军;李春燕;115-117
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王驰;张雨豪;耿直;118-121
计量地理学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以新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王雪梅;毛东雷;昝梅;122-125
基于OBE理念和BOPPPS模型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实践李悦;126-129
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研究述评纪婷婷;130-134
春考背景下机电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李铤;赵美花;135-137
课程思政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冯晓华;张丽娜;白海霞;叶文婷;138-142
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探讨与实践黄启章;沈静丽;丁姣;143-147
“双碳”目标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罗声平;148-15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思政元素融合的探索和实践钱诚;徐则中;游庆祥;152-155
多维度视角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赵思思;156-158
基础教育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生活样态检视周黄海;周丽;159-163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融合实施的问题表现与实现路径张春蕾;164-168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单元化整体教学策略探究廖红玲;169-171
“转普”后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现状调查——以湖南省岳阳市某区为例欧阳洁;涂丽;172-175
原创绘本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幼儿情感的培育施一蓓;176-179
文化博览
从“藏书”的空间到“交互”的媒介——重识高校图书馆邓金香;180-183
文化企业破坏性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HN公司为例许珩哲;于晨曦;练乃瑜;孙启贵;184-188
龙头老太(续前)方兆祥;189-190
铁血残阳(续前)甘臻;191-192
平原的密码(续前)许辉;193-194
读书取暖向超群;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