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教育观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多维度校企合作实现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占艺;彭一鸣;周钰;1-4
“党建+第二课堂”视域下工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汪绪吉;5-8
“三高四新”战略下基于创新中药现代产业学院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袁志鹰;许光明;王炜;9-12
卷首语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耦合发展李洋;3
教育理论与管理
实施“四项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师德建设燕玉霞;李雯琪;13-16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培养路径研究王飞;17-20
培养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的路径和策略安玉年;21-24
高校异地校区科研建设的思考林小鹃;刘玉美;25-28
基于云模型的研究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与构建程迎松;许军;陈清华;29-33
基于辅导员视域构建新时代和谐研究生导学关系李思瑶;吕经纬;宋树洋;34-37
综合学习赋能核心素养形成机制研究张晋蓉;38-42
思政教育
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三个发力点林勇灵;陆礼娟;43-46
因势而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马梦琦;任静华;47-50
基于新质生产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路径研究李世鹏;51-5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雷音;潘治辉;55-59
新时代艺术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困境及提升路径陈子瑜;60-63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生态环境类学科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王彬浩;张杭君;64-68
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王亚君;孟丽囡;曹洪奎;69-72
面向临床医学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实践体系探索亓英国;李昌玉;李刚;孟宪超;73-77
新时代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策略张敏;李金慧;刘建忠;刘凤根;78-81
新文科背景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产学研医”创新育人机制路径探究袁媛;郭宇莎;渠淑洁;涂斯婧;王碧艳;82-85
教改教法
“科研信息获取与分析”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信息素养构建与实践程志毓;罗群;陈灵晶;常学义;86-90
BOPPPS与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董婧;王炜;刘渊;杜娟;刘云;91-94
面向土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机器学习理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张明阳;95-99
建筑材料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设计及融入教学实践研究王婷;郭红军;刘梦溪;杨柳;年立辉;100-105
应用型本科院校设施园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以西昌学院园艺专业为例董畅;覃杨;余自力;曾志琼;106-110
形成性评价反馈互动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生理学课程为例刘晓红;董宇华;王宏健;张敏;潘际刚;111-114
新工科背景下的光电嵌入式系列实验设计和教学改革严学文;张稳稳;董军;刘继红;刘琳;115-11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课程设计”为例吴世娥;贺鹏飞;119-123
信息化时代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胡奇军;124-128
职业教育
“就业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邓寒怡;129-133
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及推进机制研究——以厦门某高职学院为例张羽;134-137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阮树堂;138-141
场景理论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与实践——以“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为例陈芳庭;142-145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探析许璐;146-149
基于卡斯特组织变革论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探究黄昕蕾;150-155
基础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研究杨佳丽;156-159
“第二个结合”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探究杜爱国;袁昉;160-163
咏史怀古类古诗词教学价值分析及对策研究刘徽;刘媛媛;164-167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以“葡萄酒中含硫物质的转化”为例孙婷婷;168-174
融入劳动教育的初中地理实践课程设计研究——以农耕活动为例戚杨梅;王碧;175-179
智慧教育环境下五年级篮球大单元精准化教学研究尚诗念;180-183
馆校合作背景下开展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陈曦雨;184-188
仁者多寿杜诚;2
花窗洪振秋;189-190
铁血残阳(续前)甘臻;191-192
平原的密码(续前)许辉;193-194
元旦围炉杨维丽;195
征稿启事196